7月18日,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心内二科再创里程碑!在何亚军主任团队的精密协作下,心内二科顺利完成首例房颤脉冲电场消融(PFA)手术,成为咸阳地区首批落地的PFA整体解决方案,标志着我院心律失常治疗正式跨入“无热消融”新纪元。

复杂病例,精准破局
患者董先生72 岁,持续性房颤伴劳力性气短、心悸2年,近期加重。术前超声示双房及右室增大、二尖瓣、三尖瓣重度反流,心功能已处于正常低限。经多学科评估,何亚军主任决定采用全球验证安全有效的三维PFA系统,为患者量身定制“肺静脉隔离+后壁线+顶部线+三尖瓣峡部线”一站式消融策略。

患者术前心电图
手术亮点,数据说话

三维建模及机制标测
• 三维标测:HT Viewer™磁电定位系统+星形磁定位导管,实现右房模型与高密度激动标测同步完成。
• 消融效率:压力PFA线形导管共放电166次,每点仅5秒,即完成双侧肺静脉隔离及三尖瓣峡部阻断。


消融点展示

术后体表心电图窦性心律
• 转律成功:消融后房颤→房扑→窦性心律三步走,全程无并发症,手术结束,患者安返病房。
护理护航,康复提速
辛雅雅护士长带领的护理团队,围绕“术前零焦虑、术中零差错、术后零事件”目标,实施精准护理路径,确保患者术后24小时内下床活动,48小时恢复流质饮食,目前,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已转入常规康复阶段。

技术革新,患者福音
脉冲消融(PFA)以“非热、高选择性、透壁均匀”为核心优势,显著降低食道损伤、肺静脉狭窄等传统射频并发症风险。此次手术的成功,不仅验证了我院在复杂心律失常介入治疗领域的硬实力,更为咸阳及周边地区房颤患者提供了安全、高效、可负担的全新选择。未来,二一五医院将持续引进国际前沿技术,深耕亚专科建设,以创新医疗与精益护理双轮驱动,让更多患者重获“心动”人生。
专家介绍

何亚军 主任医师 心血管内二科主任
硕士研究生,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老年心血管专业,咸阳市心电生理与起搏委员会常委兼秘书,咸阳市心血管委员会委员,咸阳市心血管外科委员会委员,陕西省非公心电生理与起搏委员会委员,陕西省瓣膜中心联盟委员会委员。曾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浙大二院进修学习电生理、射频消融,左心耳封堵及瓣膜介入技术。
从事临床工作20余年,擅长心房颤动,房扑、室性早搏、阵发性室上速;心绞痛、心肌梗死;高血压病的诊断治疗,对急慢性心力衰竭、急性肺栓塞、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等心血管危重症疾病有丰富的抢救治疗经验。擅长三维系统下心房颤动,房扑、室性早搏、阵发性室上速的射频消融治疗;具有丰富的冠脉造影、支架植入、单、双腔及左束支区域起搏器植入,左心耳封堵、房缺封堵、房颤冷冻消融等介入手术治疗经验。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SCI收录2篇,发明专利1项,主持医院课题1项,参与完成省级科研课题2项,获得咸阳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咸阳市自然科学论文奖1项。

二一五医院心内二科目前开展业务主要有:
一、冠状动脉病:常规开展急性心梗急诊血运重建,各种疑难、复杂病变病例的血运重建术或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血管内超声(IVUS)、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FFR)辅助下精准介入手术及功能学评估。
二、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 除传统二维室上性心动过速消融外,广泛开展了三维标测下房速、房扑、房颤、室早、室速的消融术。
三、永久起搏器植入:单腔、双腔、三腔起搏器(CRT、CRT-D),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
四、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覆膜支架腔内隔绝及修复术。
五、先天性心脏病(房缺、室缺、动脉导管未闭等)介入封堵。
六、肥厚型心肌病化学消融术。
七、左心耳封堵、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I)。
八、经皮去肾动脉交感神经术(RDN)。
九、房颤脉冲电场消融(PFA)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