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约挂号
门诊安排
就诊须知
综合查询
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是: 首页 -> 新闻中心 -> 健康科普 -> 正文

健康科普

春节饮食健康文化小常识
2012-01-18 分享

春节是中国人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是亲朋团聚,举杯欢庆的日子。我们《215医苑信息》全体同仁祝您过一个团圆美满、喜庆祥和的佳节。但是,在此也提醒您,在吃好喝好的同时,别忘了吃的科学、喝的安全。

■三大禁忌

一、忌饮酒不节

亲朋欢聚饮酒是少不了的,但是切记劝酒不宜太殷勤。尽管很多人并不善饮,可是为了表现出热情好客,就频频举杯劝进。这种做法既伤别人胃、又伤自己身。“斗酒”的做法更不可取,气盛之下,往往饮酒过量,引“火”上身。医学研究显示,饮酒过量会对多种器官如肝脏、心肌等带来不可逆的伤害,实在是得不偿失。尤其要提醒大家,空腹饮酒危害很大,饮酒之前应该先吃些牛奶、面包等食物。

二、忌暴饮暴食

一提春节期间暴饮暴食,也许人们都会不以为然——现在生活这么好,什么都吃得到,怎么还会有人暴饮暴食呢?其实暴饮暴食不仅是人们饮食超量,更是指人们“疾风骤雨”式的进食方式。春节期间,亲朋欢聚,往往情绪兴奋,感情波动较大。但过度的兴奋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往往引起疾病,因此,春节期间保持情绪稳定,心理平衡,心境平和,精神愉快,有利于饮食健康。

三、忌过分猎奇

春节期间,许多人吃腻了鸡鸭鱼肉,于是绞尽脑汁地去吃一些平时不经常吃的东西,想换换口味,尤其以一些野味为多。如吃一些猫肉、鼠肉、蛇肉等等。有关专家指出,换口味并不是不可以,但还要以安全为前提。稀奇古怪的野味不是常见的肉类食物,其品质往往很难得到有效的卫生检疫。看似“美味”的各种野味,携带了哪些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消费者都不得而知,安全隐患非常大。因此不要盲目猎奇,贪食野。

■二项注意

一、膳食结构要合理

春节时,盛宴不断,人们会进食很多种类的食物。需要注意的是,膳食结构不合理会导致健康安全隐患。

人体血液应保持微碱性状态。如果人体血液呈酸性,血黏度和胆固醇都比较高,人就容易疲劳,同时抵抗力也会下降。荤菜几乎都是酸性食品。因此,节日饮食切莫餐餐只吃大鱼大肉,要有碱性食物搭配着吃。蔬菜、水果是富含钙、镁等矿物质元素的碱性食品。含碱量最高的要数海带,其次是青菜、莴笋、生菜、芹菜、香菇、胡萝卜、萝卜等。

我国居民的食盐摄入量原本就偏高,节日期间食盐的摄入量往往更多。钾是钠的克星,它能帮助人体排出多余的钠。含钾较丰富的蔬菜有紫菜、海带、香菇、芦笋、豌豆苗、莴笋、芹菜等等。

二、“多渣”掺“少渣”

荤菜不含膳食纤维,而畜禽水产等也都是精细的“少渣食品”,吃多了会造成便秘,粪便等毒废物在肠道内滞留的时间过长,会增加肠黏膜对毒素的吸收,这样就容易诱发结肠癌。而粗纤维食物则属于“多渣食品”,多吃这类食物能消除“少渣食品”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含粗纤维较多的食物主要有小米、玉米、麦片、花生、水果、卷心菜、萝卜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