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约挂号
门诊安排
就诊须知
综合查询
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是: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最新医讯 -> 技术前沿 -> 正文

最新医讯

核磁共振弥散成像在TIA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2006-09-09 分享

利用核磁共振技术我们开展对超早期的缺血性卒中患者甄别,哪个是无需要溶栓治疗就可以恢复的短暂性脑缺血患者,哪个是急需要进行溶栓的。我们二一五医院利用安科0.3T永磁共振扫描仪。常规磁共振扫描包括:T1WI、T2WI、DWI采用SE回波序列的平面回波,分别在层面选择、相位编码和频率编码方向上加弥散敏感梯度场。对我们医院门、急诊有神经科定位体征的44例患者。经头颅CT检查排除了脑出血或者其他疾病,并且发病在6小时以内的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了扫描。结果观察24小时DWI阳性的患者出现脑血栓为21例,有6例虽然为阳性结果但是也在24小时内恢复,表现为TIA。经过统计学分析脑血栓与TIA患者在超早期的DWI(弥散成像序列)表现有显著差异P<0 .05,在24小时以内判断tia或者脑血栓形成dwi阳性和dwi阴性结果有显著性差异。

MR核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l)是近年来出现的核磁共振功能成像序列之一,是唯一反映出水分子弥散特性的核磁共振成像方法。目前超急性脑梗塞(发病6小时以内)的诊断、治疗正在处于研究应用当中。应用DWI技术于诊断超早期脑梗已经得到广泛的公认,DWI可以早期发现病灶,但是对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脑血栓形成的时间观念我们有24小时的界限,在24小时以内哪个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哪个是脑血栓形成?我们缺乏有效的标准,也缺乏临床的量化指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溶栓治疗价值如何判断?

DWI弥散加权成像异常高信号提示弥散异常可能出于细胞内外水分分配比例变化所引起,超早期脑组织细胞膜离子泵就会发生功能障碍,导致细胞毒性水肿,细胞外水向细胞内转移,故梗死形成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在细胞水平的表现不一致,出现了DWI阳性和DWI阴性的差异性。医学专家定义缺血半暗带是围绕弥散核心的组织,它具有血流灌注减少的特征,其变化是动态的,但是其确切的病理生理基础目前尚不清楚。但是缺血半暗带继续发展就是不可逆的脑组织坏死即脑梗死是可以定性的。我们临床很难掌握的标准就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脑梗塞,灌注成像在超早期脑梗塞以及半暗带的判断方面结合DWI有意义,但是临床时间要求太窄,我们可能耽误临床最佳治疗时间。所以我们应用DWI来判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者脑梗塞是一有意义的方法。但是我们仍然需要继续观察和经验交流。

附图:一位患者发病4小时,拒绝溶栓治疗,24小时以后表现为完全性脑梗死。

(本文系我院2005年度荣获市、局科技进步奖之一)